陶雅瓷器真的吗?

敬茹心敬茹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陶瓷界大师不多,真大师更少。当下,一些大师之名屡见于媒体,使大师变成可炒作的工具;一些陶瓷店充斥着“大师作品”,更使大师变成谋财的道具。凡此种种,与名不符,于法不容,对大师而言是污染和玷污。

笔者收藏有仿清“粉彩山水高士纹笔筒”一件,高14厘米,足底直径10.3厘米。筒身白釉清亮,略闪牙黄,莹润甜净,抚之有乳酥感。粉彩图案由三组画面组成。一组为“苏辛唱和图”,画面表现北宋大学士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雪堂居士,和其弟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坡里先生,还有当时的文学家秦观,字少游、太虚,与诗人黄庭坚泛舟江面,饮酒赋诗。远处山峦,近处水波,均以“没骨”之法表现,水纹的白线留空与山景形成强烈对比。近景,主峰用笔浓重,以石青和胭脂绿等色衬托,更显峻峭挺拔、气象峥嵘。船上三士神情闲逸洒脱,仆人则持桨而立,与船舵一起托住船体。近处,水中置一砚台和古琴,意为船在水上行走时亦不忘研磨挥毫、轻歌曼舞。船上酒香琴韵和远处云蒸霞蔚的“仙境”相应,衬托出文人高士淡泊高逸、志存高远的胸怀。

第二组为“王羲之爱鹅图”,画面表现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与好友谢安泛舟,来到水塘边,为群鹅优美的体态和清越的歌声所迷恋。谢安站在王羲之身后,王羲之则伸手去摸鹅,鹅群被惊吓后,扑腾起水花,溅起的水珠落在王羲之身上,使他心旷神怡。王羲之因喜养鹅,勤于观察,鹅的体态和动作常跃然于笔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使书法更为清润俊雅、风流倜傥。

第三组为“孤山林和靖放鹤图”,画面表现梅花、疏影、寒林、幽水和仙鹤,有林逋的高士风骨。林逋,字君复,世称“和靖先生”,北宋钱塘人。隐居杭州孤山,结茅为庐,梅伴鹤友,“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其对梅、枝、竹等意象的吟咏,营造和创造出“清、幽、静”的艺术境界。其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对梅花的挚爱倾注笔端,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苏辛唱和”、“王羲之爱鹅”、“孤山林和靖放鹤”三组画面,以湖石、梅花、竹子和芭蕉为过渡,自然地分开画面,相得益彰,既相隔又相联,既独立又融合,构成一派“晴窗日日拟诗意,水亭山台雨奇清”的高古意境。

筒内白釉润泽,有小开片,口部有两道阴线。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红款,笔力稍弱。圈足矮、宽、浅,内墙较直而外沿斜收,足底无釉处呈酱紫色并有铁斑。此笔筒构图疏密有致,意境恬静淡雅,用笔流畅细腻,人物高古俊逸,画面明丽润泽,体现了景德镇御窑厂瓷工高超的艺术水平和乾隆时期官窑瓷的艺术风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