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类书法比较规整?
其实题主的表述有问题,“规整”是形容词而不是动词。 “哪种字体/书体相对更为规整”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两种意思。一种是问哪些字帖更接近于某种书体的规范;另一种意思是,什么样的字才算是「规整」的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相对的。不同人有不同的审美需求,同一人的不同年龄阶段审美也会有所变化。同样一种书体,有的追求雄强,也有的追求秀美,还有的追求飘逸。但无论怎样追求,都不能说是「不规整」。 比如颜鲁公的这副《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那它算不算「规整」呢? 但如果题主指的不是这种意义上的“规整”,而是说哪种帖更加符合这个字的“规范”(也就是最接近我们通常所说的某一体)的话,那么我的答案就是——没有标准答案。
因为题主并没有说明自己是想学习哪个朝代的书体或是哪一个书法家的作品,所以我就分别谈一谈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吧~ 先秦时期由于甲骨文、金文的出土,使我们能够见到更多的古代文字,对于先秦书法的研究和考证也比以前更加全面和客观了。在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别较大,但逐渐开始统一。秦国以小篆为官方正体字,秦始皇在位时由丞相李斯进行整理修订,称“秦篆”。 秦代之后的小楷主要学习汉隶中的“八分”,而大篆和秦篆则被楷书和行书所沿用。
隶书始于秦朝,兴盛于汉代,它既保留了篆书的形体结构,又增加了点、线、面的变化,并且有了一点点书写习惯上的改变。 东晋的书法家们以钟繇和王羲之的成就最高,王羲之被后世誉为“书圣”,其书法博采众家之长,兼收并蓄,集前人之大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代表作有《乐毅论》《黄庭经》等。 王献之也是一位非常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字被后人称为“大草”,即狂草。王献之继承父亲的笔法,又加以创新,将隶书与草书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特有的“新体”。《鸭头丸帖》是他的传世名作之一。 唐代的书法家很多,比如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褚遂良等等,他们各具特色,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成就最大的要数“颠张醉素”——张旭和怀素这两位狂草大师。还有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的后人——智永,以及“初唐四大家”之一的虞世南也都是非常厉害的名家。 宋代的书法家虽然比前朝略逊一筹,但也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人才,像欧阳修、苏轼、米芾、蔡襄都是宋朝很有名的书法家。另外宋徽宗赵佶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帝王,还是一位技艺高超的书家和画家。据说他在位期间主持了《宣和睿览册》和《宣和书谱》两部书的编写。这些著作对后世的书法研究和创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还发明了一种新的字体一一“瘦金体”,这种书体以瘦劲见长,风格洒脱秀丽。 赵孟頫是元代最有影响力的书法家之一,他和其父亲、祖父一同被称为“三朝老臣”。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崇拜王羲之,为了纪念这位书法家,便下诏编撰了一部《王羲之传》。明朝的文人们还编纂出版了大量有关古代文化典籍和书画鉴藏的知识性著述,这对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文化的繁荣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明代的著名书法家有董其昌、文徵明和张瑞图等人。
清代的书法家也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三皇五帝”——康熙、乾隆、雍正、嘉庆、道光、咸丰皇帝和弘历。其中康、乾二帝对书法最为痴迷,尤其是乾隆帝更是把书法作为自己的一大爱好和学习重点。除此之外还产生了一些其他著名人物如袁枚、郑燮和黄慎等。 说了这么多,我也不知道哪个是最“规整”的字,只能说每个时代的字体都有自己的特点,至于最后选择什么,还要看题主自己的想法。希望我的答案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