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手镯有乌鸡事吗?
我买的一个手镯,刚开始戴的时候,特别黑,特别油,像墨汁一样,但是洗过几次之后就不太黑了,这是正常的么? - 先答是不是:是正常的。 再答为什么:因为天然翡翠都有底色(就是玉石被打磨抛光后,露出表面那部分自然的颜色),而且天然翡翠是有裂的,或者内部结构被外力作用出现扭曲,导致翡翠的透光性减弱,这样照射在手镯上面光线被吸收了,从视觉上就感觉黑了。 但如果是假的翡翠,比如B货、C货,由于经过酸洗充胶,就没有黑色底,看起来就会很通透。当然,假翡翠往往没有天然翡翠那么水灵。
另外,要特别说明一点,虽然天然翡翠都有底色,但它的底色是与种有关还是与地子有关,或是说与色根有关,是不一样的。例如: 糯冰种蓝花紫底手镯,紫色是染色形成的,颜色浮于表面,用水冲洗即可去除;而白色是天然石皮,去掉也没什么影响。 豆种浅绿底手镯,绿色是浸染形成的,用酸碱处理一下就可以去掉。 至于白色和透明色的手镯,那就更没问题了,无论什么材质的抛光粉都没问题。所以,如果买回来的手镯需要用开水烫一下才能佩戴的,那就是假翡翠了。
所谓乌鸡(也称黑乌)事其实是对颜色较深的糖,或紫罗兰,或三彩的一个称呼,其成因和糖一样,都是由于裂隙里沁人褐铁矿,使裂隙两侧的颜色变乌变黑,因此而得名。我们日常所见的大多为糖包乌鸡,因为乌鸡大多暗淡难看,而且内部也多裂隙,所以做成高档成器的机率很少,但是其外围有一层漂亮的糖皮,可用来制作饰品摆设,是小家碧玉之作。
有的手镯全乌,有的只在某个部位有个乌点,乌点周围由于光照等原因,有时显现青色,有人误认为是冰种。如果是全乌,那么这个东西的内部结构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其外表的乌皮也是由很多裂隙所造成,因此全乌的结构也差到极点,不可能有冰种。另外,乌鸡手镯的成因和冰裂不同,它的裂是后期的破坏裂,而不是生长裂。还有些所谓的乌鸡包红,其实只是在乌皮的基础上有更深一点的颜色而已,不要被迷惑。还有一种乌冰,由于颜色也较深,和乌鸡十分相似,两者都含有“乌”字而易于混称,其实二者有着天壤之别,乌冰属于高档货,而乌鸡多为低档货,不要因为二者相像而混淆。
总结:乌鸡手镯基本上不可能有冰种,这种乌漆抹黑、暗淡难看的手镯,内里的结构一定很差,不要因为商家说的“种老”、“颜色漂亮”、“做工很好”等话语而认为价格便宜,买了一只很合算的手镯,其实买乌鸡手镯是买到了一种便宜货,而不是捡了一只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