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种的翡翠贵么?
玻璃种,这个名词是描述玉质透明程度的一个比喻,像玻璃一样透,打灯透的发光,起荧光;不过现在市场上大部分所谓的玻璃种都是指透明度很高的冰种,实际上真正的玻璃种很稀少,我从业这么多年,就碰到过两三块,价格都不菲,当然这是行内看法,普通消费者还真不见得能认得出。 玻璃种其实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里面包含了太多不同的品种和品质,有老坑玻璃种、新坑玻璃种、老坑种、玻璃地、冰块地等等,还有水头、水干之分,还有带色的、纯淡色的、暗色的……所以很难用一个标准去衡量。
以现在的市场来看,大多数商家习惯将透明度很高的冰种称为玻璃种,这样的销售称呼其实并没有多大问题,因为从直观上大家都理解这是个近似于玻璃种的品种,但其中差别还是相当大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行内有句话叫“外行买形,内行买种”,这里的“种”就是指玉质,而“形”则指的是外观形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给外行买玉器,主要是看外形,因为外行人不懂种水,你只要挑个造型好看的就可以;而对于内行的人来说,买玉器主要就是要买种了,因为内行了都懂,玉质的优劣才是决定玉器价值的关键因素。 所以对于外行来说,只要会分辨形态(也就是挑款式),就不会买错;而对内行来说,只要明白不同种水的区别,也不会买错。
所以归根结底,判断玻璃种的唯一标准只有一条——透明度极高,能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