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祖先是什么人?
1953年,考古工作者在挖掘位于辽宁阜新市西南约20公里处的查海遗址时,发现了距今七八千年的氏族部落遗存。 在一处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的遗址内,居住址、墓葬、炉膛等一应俱全,其中还发现有烧陶的窑座和用于制作黄铜的炼炉遗迹,以及大量装饰品和生产工具,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和纺织业,同时还有了一定规模的宗教仪式和建筑。
更引人注目的是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碳化粟粒,这是中国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粮食残余,把中国农耕文明的历史向前推进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中国的水稻种植始于7000多年前)。 与这种古老文明相适应的人口基因,是源自东非的Y染色体单倍型O3a3c(现在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和东南亚各国),以及线粒体单倍型T2b,二者在几千年前分别由不同的部落群体带入中国并迅速扩散,目前大约各占据中国男子和女子基因组的1/6左右。
在我国一些民族中还存在极少数Y染色体单倍型R、M162和线粒体单倍型T1b,它们可能代表来自不同地域的古老基因组,或者说明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存在少量移民融入的情况;而某些分布在汉族中的蒙古利亚人种的遗传特征则可能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 现代汉人的基因组相当稳定,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吸收外来的有益基因。
在大陆科学界通行的观点是“多地区进化论”,即中国古人类起源于“本土古猿”,中国现代人是从中国的“本土古猿”通过连续进化而来,没有新移民取代或者混血。“本土古猿”即腊玛古猿和Sivapithecus(简称猩猩古猿)。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贾兰海先生认为,中国古人类应当起源于本地的直立古猿(约距今1400万年,与猩猩古猿同龄),然后从直立古猿到禄丰古猿(距今800万年),再经千顷寺南猿(约距今500万年)进化到云南元谋人(距今170万年)直至现代人。贾先生还推断,云南禄丰应当是“现代人”的发源地。这一观点目前被大陆人普遍接受。
人类起源问题,一直是国外科学家关注的目标,他们提出了种种假说,近世最著名的当推英国科学家约翰森提出“走出非洲”说是。该说认为,人类的最终起源地,仅限于非洲,约20万~50万年前,非洲大陆上的人群陆续发展到世界各地,取代了当地的土著人,成为现代人的共同祖先。在约翰森等人之前,美国科学家摩尔根(A.H.Morgan)就提出过所谓“非洲单一起源说”,认为世界上的人类仅起于非洲大陆,而与“多地区进化论”正相反对。
近年,国外一批分子遗传学家也加入了这场学术讨论,他们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人类细胞的线粒体DNA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人类始祖源于“夏娃”,而“夏娃”来自非洲大陆。这一论断,被认为是“走出非洲”说是科学根据,被加以科学包装。
贾兰海先生称,“夏娃”一说是“大话”、“神话”,并从多方面进行了反驳。他介绍,线粒体是生物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细胞中的能量主要靠线粒体提供。线粒体有自己的DNA,它是单股环状,不与蛋白质结合,容易得到纯的线粒体DNA,这为分子生物学研究带来了方便。细胞核内的DNA为双股螺旋构造,难于从染色体分离出来。“分子遗传学家们研究的是现代人线粒体DNA的遗传变异和地理变异,以此类推进行追溯,提出非洲大陆是现代人发源地,是缺乏古人类学、考古学等科学事实依据的。”
贾兰海先生还称,“走出非洲”说是与许多科学发现相背离的。例如,澳大利亚人在解剖特征上与现代人有较大差异,他们的起源时间如从非洲移民推算,要晚得多,他们的线粒体DNA与现代人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美国科学家鲍卢斯·乌尔夫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了澳大利亚土著人线粒体DNA,认为澳大利亚人的起源不超过5万~6万年,而事实上,5万~6万年前,世界各地气候剧变,海水暴涨,澳大利亚已与外界隔绝,与非洲大陆没有任何交通的可能性。因此,乌尔夫博士提出,现代澳大利亚人的祖先是在60万年前移民澳大利亚大陆,以后就地进化而来的。乌尔夫博士对“走出非洲”说提出了质疑。
在古人类起源研究中,中外学者一直存在分歧。国外科学家从20世纪末开始,多次组团到我国进行发掘考察。他们以所谓分子生物学的成就为理论武器,向我国“多地区进化论”者提出挑战。1998年4月和12月,在北京、昆明相继召开了“古人类起源与现代人进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是我国科学界第一次举行此类规模的国际学术会议。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瑞典、英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代表共130余人参加会议。贾兰海先生等在会上全面阐述了“多地区进化论”,与国外学者展开了充分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