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动仪叫什么?

官琛芝官琛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75年,在云南昭通市西北约30公里的盐津县发现了一个东汉末年建立的县治遗址——石门遗址,在这里出土了大量的汉代文物。其中就有两件青铜器非常引人注目。 这两件青铜器一件重达250公斤,形状就像一个大的钟鼎,上面铸有两条盘绕在一起的虬龙,龙口张开,中间有一立柱,从龙口内直插云霄;另一件只有260克,像个圆筒,上细下粗,里面有螺旋状的齿纹,外面有两道弦纹和一条横线,这件铜器的奇特之处在于它在任意一点都可以转动推演,与现在的计算器很像,只是没有数字。

这两件青铜器就是东汉时期中国人发明的测震仪器——“候风铜仪”和“水运仪象台”的构件。尤其是其中的小件,专家称之为“中国第一部古代机械时钟”。 这项发明比欧洲最早的机械时钟早了1400多年!

《后汉书·张衡传》里有这样的记载: “又知玑衡造作之方……以水力推动,日行三百里。”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也对张衡的水运仪象台做过详细介绍: “这个复杂的钟表的机件由水力传动,每天走三百里(合现代时速一百公里),还配有代数学算式来表明时间。” 张衡的“候风铜仪”和“水运仪像台”是用以观测天体、计算时间、推测节气变化的工具。 但这些仪器今天已经失传了。 中国传统天文历法专家叶叔华说:“由于中国古代缺乏系统试验的方法,很多发明都是通过经验加以传播的,因此很难说哪些发明真正付诸实践并发挥了作用。很多发明可能是完美无缺的理论模型,但无法实际制造出来。而有些可能已经被实际使用了,却未能留下任何文献。”

昌语嫣昌语嫣优质答主

地动仪,中国古代用于监测地震的仪器。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东汉时期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方位(及地动方向)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关于地动仪的形状外表史书并没有明确记载。在1951-1953年间,王振铎先生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工作时,在缺乏文字记载,出土实物的依据情况下,根据《后汉书·张衡传》中的记载,复原了一个木制模型,复原品由杠杆、齿轮系统组成,外形像一个大酒坛,在外壁铸有八条龙,每条龙口内托一铜球,龙头对准八个方向,龙嘴下方是蟾蜍,蟾蜍口张开,对准龙嘴。当某处发生地震时,相应方向的龙嘴张开,铜丸坠入下方蟾蜍口中,发出响声,以指示地震的方位。但由于对张衡地动仪没有任何出土实物或其它文字记载,因此王振铎所制作的复原品有许多牵强附会之处,如与记载不符的齿轮系统,以及与记载不符的八面铸龙外形,因此目前对于王振铎先生制作的地动仪复原模型存在质疑,部分学者认为王振铎所制作的复原模型不可能实现其记载的功能。2003年12月26日《科技日报》报道,中国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和材料科学,在经过专家委员会多次评审鉴定论证后,历时四年多,终于成功的研发出第一台符合《后汉书·张衡传》记载的候风地动仪,已通过国家科技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命名和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验收,并作为科技文化成果,由中国科学技术馆永久收藏陈列展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