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几套银里玉衣?

向芊茗向芊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目前只有两套完整的银丝穿成的玉衣,一件在北京故宫,另一件在河北正定临济寺。 至于其它零散的玉片、玉渣等就多了去了…… 公元1089年(宋元祐四年)正月,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西部、邢台市东部一带的磁州(今属河北省邯郸市下辖县级市磁县)发生地震。这次地震“裂开地脉”,使当地“居民房屋多损坏”,震后第二年“春,又地震”。

当时宋朝与西夏正进行大规模战争,所以震后的第二年春天,宋廷派李宪率领数万大军前往磁州地区,试图勘查并堵塞地下裂缝,预防可能的二次地震。 李宪抵达磁州后,立即着手调查原因。经过多方走访,最终查明此次地震“盖因太行山有崖谷深入地中者,谓之磁峰洞。……此洞与彼泉,俱在磁州北六十里,其形如窗,内阔八尺许,深不可量,内有黑水二道,北流至东,而东流者复汇为渊。” 原来在这次地震之前,磁州地区曾经连续阴雨,积水遍布,地下水水位骤升,可能是积水从“窗”状洞口灌入,形成了地震。

为了预防可能引发的二次地震,李宪下令用石块填埋了磁峰洞。至于那些被洪水冲下来的树木,则全部堆积在一起燃成了木炭,用于烧窑烧制砖瓦。 不过,这些行动似乎并没有彻底消除地质隐患,在北宋末年,这里的又一次发生了地震。这次记载较详细的地震,使得人们认识到这里是由于岩层断层活动引发的。 在南宋时期,这里仍然出现过地震。 到了金代,公元1215年十二月丁丑日,金中都(今北京)西南隅忽然开裂,自晨至午,屋宇倾颓甚众;次年二月癸卯朔,又震。

明代嘉靖八年十月甲戌夜,北京西南郊房山县附近再次发生大地震,“京师震裂,城崩十余丈,西自玉泉山水涌出。” 清代雍正年间,曾对北京地区的地震状况做过一次统计,得出的结果是“顺治元年(1644)至乾隆四十年(1775)一千三百余年间,京师地方大小震动者凡五百七十余次。” 至于更远的古代,比如唐五代和辽金时代,因为文献记录缺漏,已经很难得到准确的数据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古燕国和后来的北宋首都,此处经历过无数次地震,只是规模较小的余波或许没有被记载下来而已。

夏雨晗夏雨晗优质答主

按材质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据史料记载,只有皇帝才可以穿用“金缕玉衣”,而诸侯王、列侯、及其贵族大臣只能使用“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1972年,河北定县八角廊村40号汉墓,出土了一整套汉代中山怀王刘修的玉衣,玉片由1203块上好玉成组装而成,玉片间以银丝缕联缀,因此称作“银缕玉衣”,共重114.3公斤,长1.73米。该玉衣是“银缕玉衣”,是仅次于皇帝的诸侯王使用之物。

据有关考古专家介绍,目前已发现的玉衣多达10余件,包括著名的“金缕玉衣”在内,唯“银缕玉衣”仅此一件,因此该“银缕玉衣”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价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