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少的蛇有什么?
蛇,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公布的濒危物种名单中,属于“濒危”水平的。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所有蛇类都被列为“近危(NT)——易危(VU)”水平。也就是说,除极小群体分布在海南的部分蛇种外,其他所有的蛇,都在这一名单之中。 那么,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我国共有蛇类450多种,其中270多种为无毒蛇,180多种有毒蛇。
在270多种无攻击性蛇类中,有6%的蛇种分布范围仅限于中国;而180多种毒蛇中,有9%的蛇种分布范围仅局限于中国。 可以这样说:1/3的蛇类仅分布于中国,另外1/3的蛇类分布范围虽然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最主要的部分还是在中国。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1)、自然界的中各种蛇类都有各自的地理分布,但多数蛇类都具备更广的分布区域,如虎纹蟒(国内主要分布于西南和华南),赤练蛇(国内主要分布于西南和华南)等。一些蛇类则更多样化,如王锦蛇,在国内主要分布于西南和华南,但在东南亚也有分布。
(2)、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曾有大量出口特种经济动物的习俗,这其中就包括了蛇类。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不少地方鼓励村民养蛇,并提供了各项补贴,由此也带动了蛇业的相关产业链。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野生蛇类被大量捕捉,导致部分种类数量急剧下降甚至濒临灭绝。目前,随着国家野生动物保护的力度加大,非法捕猎活动已经受到法律严惩,野生蛇类的处境才有所好转。
红点唇蛇:红点唇蛇又叫红豆蛇、红点唇框蛇,为中国稀有的保护动物。红点唇蛇主要分布于北起闽北、浙南,南至海南岛,西自湖南、江西,东临太平洋沿岸的广大地区。生活在海拔在100—1000m的丘陵、山地的林缘、竹丛或灌木丛中,白天下山到水旁草丛或路旁草丛中活动,栖息于石隙、竹丛和枯叶中,以蜗牛、蛞蝓等陆生贝类和蚯蚓等无脊椎动物为食。
盲蛇:盲蛇形目是一类很小而且原始的蛇类,眼睛已经退化(某些种类有很小的斑点状眼睛),没有牙齿,身体像蚯蚓。盲蛇形目只吃白蚁和蚯蚓,自己不会挖洞,利用蚂蚁挖的洞道在地下活动。盲蛇的毒牙可以刺破白蚁的身体,从毒牙流出的毒液能使白蚁麻痹,通过从头部到颈部宽广的肠口吸食白蚁。盲蛇的视力已经退化,靠感觉器官来确定敌情。盲蛇虽然有“蛇”字,但是和有鳞目蛇类关系很远,传统上归入无孔亚纲,近年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证明,盲蛇目和其他蛇类和有鳞目蜥蜴的关系很远,归入一个单独的有盾鳞目。 有盾鳞目可能和蚓蜥目是姐妹类群。盲蛇在中国大陆地区有21个品种。
黄纹盒龟:黄纹盒龟是中国国内非常珍稀的龟类,属于濒危动物,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纹盒龟栖息于气候凉爽的山涧、水塘中,主要分布于广东连平、云南文山、广西大瑶山等地。模式产地为云南马关(原文山)。黄纹盒龟主要以水中的昆虫、蚯蚓、螺丝、水草、树叶和泥为食。一般6~7月产卵,1年产卵1~2次,每次产卵2枚,卵的椭圆形,长径33~39mm,短径25~29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