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画廊的人哪个地方?

毕严兵毕严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北京开过两年,在上海和北京都混过艺术圈儿。 说几个有意思的画廊吧(仅仅说几个印象深刻的) 有老钱的,有没老钱的。 有有钱的,也有没钱的主儿。 但共同点都是——人蛮有趣的。 第一个要说的,是我的偶像,宋庄大名家杨俊宇先生。(๑•̀ㅂ•́)

先附上他在北京时的画廊。 杨先生的画风是这样的~ 是不是感觉十分质朴而又充满诗意! 在北京的七年里,他跟这个叫“小岸咖啡”的地方仿佛粘在了一起。他的画在里面展出,他在里面喝咖啡。很多人去宋庄都是为了看他!

第二个要说的是另一个风格的画家,他的画风是这样式的↓ 这哥们比较神叨。他原来在宋庄有一个挺大的工作室,里面满墙都是他以前卖出的作品,每一张都标上了价格和买主的名字。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他连人带作品全部消失了……整个宋庄无人再见其踪影。

但他的很多作品却在网络上被下载数遍。 第三个我要说的是一个超级可爱的老太太开的画廊。她住在宋庄的一个小院子里,院门口挂着一串写有“画廊”二字的红灯笼。

进院子后,右手边是一个小小的书房,老太太就住在这里。左面是一排画室。 每个星期,老太太都会请不同的艺术家到这里来做客,分享他们的作品。 如果你运气好,还能看到她在给画布打蜡、给颜料调色。 她不喜欢别人拍照,所以没有照片……但有个电视节目曾对她做过采访,搜索一下能查到。 第四个要说是两个非常能聊的妹子联手打造的,她们都是学美术出身的,画也各有差异。但是都喜欢聊天、喜欢搞事情。

经常是各种奇奇怪怪的主题聚会。如果碰巧你在北京,又恰好爱玩的话可以去撩撩看~( ̄0 ̄)~

兰晨丽兰晨丽优质答主

民国初年,上海开的画廊主要是西洋画展厅,国画市场在城隍庙一带。后来,徐悲鸿、刘海粟、张善孖等海派名家在法租界开了画廊,国画才进入现代意义上的画廊空间。张大千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最会“营销”自己的画家。他在上海法租界开了“大风堂”画廊,专门出售自己的字画。抗战爆发后,他带着一批得意门生辗转昆明、成都、重庆等地办学、办展,赚得盆满钵满,为后来旅欧赴美深造打下了物质基础。

“文革”前,广州只有北京路上有家公营的“岭南字画店”,专门卖老一辈岭南派大师的字画复制品。“文革”后,广州最早的字画店在文德路。陈金章是当时广州美院国画系的教授,他将自家一楼出租,引进了3位画国画、油画、水彩画的民间画师,每月收200元租金。3个画师每月的卖画收入约1000元,可见文德路的“福地”效应。上世纪80年代末,文德路的画廊有20多家,到了90年代,最多时有50多家。90年代中后期,因为租金高涨,画廊业受到重创,加上白云路、艺苑东路等分流了不少画廊,文德路的画廊仅存一两家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