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院是什么性质?

宇文怀青宇文怀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概念现在越来越模糊了,因为现在的“画院”已经是一个机构称谓,而不是一个行政单位了。 说它是个机构,是因为它是一些美术机构的统称;可它的称呼又源于古代的官署称谓——宋代的“画院”、清代的“宫廷画院”。 所以,当人们提到“画院”时,往往会联想到那些古代的画院,想到那些身着古装,执笔作画的大画家们。 然而,这种印象离现实已是千差万别。 中国现存最早的画院,是五代南唐李后主的“翰林图画院”(南唐中主李璟在位期间也曾建立画院)。不过,这里所说的“院”,指的主要是官署,而非今天的机构含义。

宋朝建立之后,画院这一官署名得以延续下来。宋徽宗赵佶即位后,将画院迁至景灵宫,改名“翰林图画院”。 从南宋开始,由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杭州成为南方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许多北方人南逃至杭州后,往往定居于此并从事绘画职业。元朝建立后,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汉人地位低下。但杭州却有很多画坛大家,如黄公望、倪瓚、王蒙等。他们创作的很多作品都是今天中国画的瑰宝。 元代后期,皇帝赐给大臣王蒙一个名称:“荣禄大夫·翰林学士·知制诰·兼教授”。这个官衔很复杂,而且各个名称之间没有明显区分,实际上是一种荣誉职位。元明以后,人们常以“翰林”代称进士。

于是,到了明代永乐年间,翰林和画家渐渐被划上了等号。 清承明制,乾隆时期设立了四阁—文渊阁、文津阁、文澜阁、文汇阁,专门用以收藏《四库全书》,而负责整理和编写这部古典文化巨著的学者也有特权,被称为“四库全书馆”。 后来,这个“四库全书馆”又被移到圆明园。其人员编制和办事机构也被纳入礼部。 另外,在清代还设置了侍诏翰林,属翰林院,专门用来培养书法大家,负责起草重要的公文。

在古代,“翰林”和“画院”一般都是指同一个机构。其中的官员大多集书画之大成者。有“文学之盛,莫如开元、天宝间”的说法。 时至近代,虽然科举制度已被废除,但依然存有一个叫作“翰林院”的机关,专事文物典籍的管理和编纂工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