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露气的作者是谁?
这个问题有趣。先引用一下古人的论述,“至于笔法,始有墨法;论及皴法,须讲露、蕴(蔽)之法……所谓露者,山之峰峦,林木石块,尽露其形,故谓之露。”“画有二法,曰露,曰隐。”“山川原野,林木石块,不遮不掩,日露其白,谓之露。” 古人已经指出,露是相对于掩(蔽)而言的。所以题主的问题可以表述为两个方面,一是作者是否认为存在山水露和蔽这两种画法?二是如果存在的话,哪种画法是主体,哪种画法是衍生?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查阅了历代书画著作,发现古人虽然经常提到“露”或是“隐”,但很少像现代画家或是美术理论家那样把它们列入“笔法”“皴法”之类的分类中去。也就是说,古人并未把“露”和“隐”当做一种固定的画法来对待。而是将它融合在“随类赋彩”“应物象形”之中。如宋郭熙《林泉高致》云:“或问山水法。曰:竹木、石、水、土、烟云,虽大小远近不同,要各有道尔。”“或曰:山水如何用笔?曰:笔迹虽有粗巧之分,而要各有所司。”“或曰:山欲行,云欲涌,泉欲上。曰:此形容笔法也,非实际也。”……可见,对古人来说,笔法、皴法之类只是表达形象的手段而已,并不具有绝对的客观性。而“露”与“隐”也是一样,它是根据画面需要来决定是否出现、怎样出现的。如北宋李成不喜欢在画面中出现树根,于是他的画面中就没有树根,哪怕是树枝从树干中长出这样的细节也不存在。南唐董源喜欢平远,为了达到“深远”的效果,他就尽量让画面充实而不留太多空白处,因此即使出现了云、流水这样本该“露出”的部分也作了“隐”处理——这当然也是出于形象的“合理”需求。
总之,我认为古人在运用“露”与“隐”时是非常灵活的,并没有把它视为某种必守规矩。 所以第二个问题就很好回答了:在表现山水时,“露”当然是主体,因为“显”是最基本的方式,而“隐”则是针对“显”而存在的。正如“浓”是色彩的基本形态一样,“淡”则是针对“浓”而存在的。但是“浓”并不是主体,“淡”也不是。二者都是达成表达效果的途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