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人民币什么时候?
1948年,由于解放战争战事吃紧,军费和物资消耗巨大,国民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当时的法币发行已呈泛滥之势,恶性通货膨胀严重,以至于花出去的钱没几天就贬值了。为了挽救危局,国府于1948年底开始发行人民胜利券,以取代法币。最初的人民胜利券分为5元、10元2种。
当时计划得很完美,拟订的兑换比率是:5元人民币兑换1枚金圆券(即法币);10元人民币兑换2枚金圆券。然而,进入50年代后,战局迅速对中国政府不利,随着国民党败退台湾,大陆和香港之间出现一个“货币荒”。因为战乱频繁,各国都不愿将资金留在手里,纷纷将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中国作为战乱之中的国家之一,又没有能力印制足够的钞票用来支付,于是就开始滥发货币。
到了60年代的初期,又考虑到以前的人民胜利券面值太大,老百姓使用不方便,于是就发行了新的1分、2分、5分、1角、2角、5角和1元3个版本的纸币来替代之前的人民胜利券。新版的纸币继承了以前的10元钱换2枚银圆的模式,但是发行的数量已经无需再经过什么严格的程序,只要财政支出需要即可印制。在这种模式之下,本来应该价值不变的金钱,其价值变成了由印钞的纸张成本决定的。
于是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1元钱变成了几十亿元身家的象征。人们用着用着手里的钱就变成了纸张,而纸张又变成不了真金白银,因此只好再去拼命挣钱,然后再把挣来的钱换成纸去换取自己所需要的物资 …… 这样,本来就因战争匮乏的物质更加匮乏了,而由于货币超发,物价也在飞涨。
1971年开始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中,1元的纸币上印的是女拖拉机手,2元的纸币上是火车头,5元的纸币上是纺织女工。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也快速增加,于是社会面上出现了大量假币、伪币。为了防伪,后来人们在5元和10元背后印上了花纹和水印,但是在市场上还是有人敢于使用这些假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