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带同值多少人民币?

敬帆桂敬帆桂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真没准,因为清朝的货币制度很不规范,而且变化很大。 先秦时期,中国实行的是金本位制(实际上只是黄金和铜币两种货币,但形式上已经接近了现代意义上的纸币),各国的黄金或白银的法定含量都有明确的规定,这种货币制度的特点就是货币的信用基础很高,只有战争或极端情况才会使政府失信,导致货币贬值。如秦国打仗输了几场后,就宣布货币贬值,以解决财政问题的困难。汉朝建立后,废除了秦的苛法,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经济发展,汉文帝时甚至出现了“钱荒”的现象。但随着王莽篡汉、新朝的建立,一切又都得重来。这一重来的后果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新朝末年一斤猪肉的钱可以买20斤米——要知道汉代的时候一斤猪肉大概相当于13块钱,而清末一般两顿饭的钱也就13块。

魏晋南北朝时中国的经济中心慢慢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货币需求也大大增加,然而此时天下未平,军阀混战,统一的政权缺乏足够的硬通货发行货币。于是民间出现各种杂币,如“鸡肋币”就是当时流行的杂币之一。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唐朝中期,安史之乱以后才得以终结。

宋朝建立后,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宋太祖开始滥发货币,“交子”“会子”之类的纸币大行其道。到了南宋更是有了纸币的雏形——“关子”。虽然名称里有“子”,但它其实是一种汇票,以物易物的信用凭证。后来蒙古人打残了南宋,建立了元朝,实行的是银本位制。到了明朝中叶,由于海外的银矿被发现并且大量输入中国,银的价格一落千丈,人们发现原来用铜钱买东西要比用白银划算很多。于是一系列的银本位制的货币制度出现了,清朝继承明制。

那么什么是银本位呢?简单说就是把白银铸造成元宝、银元等硬币,再以银为货币单位发行纸币(这里说的纸币是狭义的,即指以银为货币单位的货币)。清初还有规定银子成色不足的要加以补贴,以保证其货币价值的稳定。但是到了道光年间,这种规定就名存实亡了。也就是说此时清朝的货币制度已经相当不稳定了。

清晚期更糟,对外战败使得清帝国的信用大幅度下降,老百姓开始囤积物资,抢购金银,本来已近枯竭的银矿又被大肆开采,银价更加贬值。清帝国最后穷得连皇帝的龙袍都当掉了,百姓手里的银锭也是五花八门,成色不一。这时所谓的“同治中兴”只是一个幻想,清帝国已经病入膏肓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