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狮子烛台价值多少?
这个不是狮子,是貔貅(xiū pí)。 首先说明这是一件工艺品,而不是青铜器或玉器。从造型上看,这件器物采用浮雕的技法,制作比较简单的几何花纹为地饰,然后在上面雕刻出纹饰。
因为宋代的铜十分昂贵,用铜作为原料进行雕塑在工艺上是不划算的。所以这件东西不是宋代的原物。根据底足的錾刻字,知道这件东西的制作年代应该是元代晚期的至正年间,也就是公元1340年到1368年之间。 这个时期的錾工已经可以熟练的使用阴文刻字了,所以在器皿或者摆件的上部往往有非常细腻的阴文款识来标记制作时间和制作地点。
这件作品是元代中期至正年间的作品,在宫廷中应该属于中等层次的工艺品。元末战乱,这件器物辗转落到明代永乐皇帝手里。成为宫廷里的陈设品。 根据《永宣文物》记载,明初从内蒙古阿拉坦汗那里得到的“佛头”,高57.5厘米、宽29厘米、大13.5厘米,这件“佛头”现在保存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里。
再根据《西域见闻录》记载,明成祖在北征回来之后,在中东路还获得一个大小和这个非常相似的“佛头”。可见这件作品明代初期还在朝廷里面。 但是到了明代嘉靖年间,这件东西似乎就不见踪迹了。原因是嘉靖皇帝迷信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之药,大量采集金丹炉料的冶炼黄金,致使当时的钱币制造质量下降。
根据清代赵翼的《陔余丛考》卷四十四“宋制钱”条记载:“今人作假钱以行,其色青绿如古铜,文亦仿佛宋钱,盖即以伪充真也。” 这种所谓的“宋版钱”在明朝末年就已经开始在民间出现。到清乾隆时更是大量出现。以至于乾隆皇帝都在评价铜钱时承认“外间仿铸尤精,几可乱真”。 这些“宋版钱”其实就是劣质黄铜制成的合金,颜色呈青绿色,因为品质较差,所以比真的宋代钱币要轻一些。但因为外表色泽与真的宋朝青铜钱相近,所以难以分辨。
这种“宋版钱”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明代中期以后由于官方对于铜矿的控制力度减弱,导致私铸钱币盛行。很多商贩和老百姓自己购买炼制的低品质铜原材料,然后私自熔铸成钱币在市场上流通。 这样的行为自然是扰乱了货币市场秩序,对国家经济造成很大危害。所以这种“宋版钱”在清代仍然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受到严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