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鼎怎么鉴定价值?
从考古出土的青铜器来看,我国最早出现青铜器是在夏朝时期(大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但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以礼器为主,形状简单,装饰较少。到了商周时期(约前16世纪—前256年),出现了大量的青铜工具、兵器和礼器,铸造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开始注重造型和装饰的美观程度,并形成了一定的风格。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前221年)后,各诸侯国之间的交换、赏赐增多,各国之间文化交流频繁,从而刺激了青铜器的制造与流通。此时除了传统的兵器和礼器外,出现了大量的铜镜、铜容器等日常生活用品。这些青铜器在形制上继承了商周以来的传统,但在装饰工艺上却有了很大的进步。各种纹饰纷纷登场,如龙纹、凤纹、云纹、饕餮(音tāo tiè)纹等等。人们还在青铜器表面进行镀金、镀银或者镶嵌宝石的处理,使青铜器变得更加瑰丽。
从春秋战国一直到秦统一天下,随着铁器的出现并逐渐普及,青铜器逐渐退出了日常生活领域,成为王公贵族和宗庙祭祀的专用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为了防止民众携带财物逃税,规定“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并将铜作为统一发行货币的材料之一。西汉建立后,沿用秦的铜钱制,铜币为主要流通货币。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战争频发,青铜器制作和流通都受到严重影响。曹操曾颁布禁令,严禁铸造和流通青铜币,将铜、铅、锡等金属全部收归国有,用于制造军用器材。晋室南渡后,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经济发展迅速,使得南朝的经济文化都高于北方。因此尽管南朝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但却未能取代北朝而统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