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太底片有收藏价值吗?

蓟凌涵蓟凌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收藏”二字的含义非常宽广,既可以是物理上的保存,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保存,还可以是实际价值或商业价值的保存……凡是以社会形态存在的,都可以成为“收藏”的对象;而照片作为真实存在的影像记录,其承载的信息量是社会形态存在和变迁的实物证据之一,自然也包含了巨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对于相片的收藏,自然也可以带来相应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当然,这些价值和意义是否真正能够实现,则取决于诸多主观及客观因素,但我们仍然有必要对其有所了解。 首先,我们不妨从相片的产生和发展着手分析。

据记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人的肖像引入照片的形成过程是在1839年,法国巴黎摄影师尼埃普斯(Louis Daguerre)采用“日光蚀刻法”拍摄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现实场景的照片之后,才出现了人们相互赠送照片作为礼品的风潮——这种风气很快蔓延到了英国和美国。不过,当时的照片只能保留几秒钟的光线感应,无法长久保存,因此这一潮流并未持续很久。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干板工艺”,才终于让照相技术摆脱了瞬时感光的局限,摄影从此进入了“影像记忆时代”。

时至今日,无论是胶卷还是数码图像,我们都已经司空见惯,甚至将其称为“原始载体”似乎更为合适。然而,在数码图像普遍流行的今天,我们却不得不面临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数码影像可以轻而易举地复制和传播,但它的“原始载体”却是极易损毁的数据文件。当我们看到一张照片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其实只是数字代码,而非真实的载象体(Photons);同样,当照片通过扫描输入电脑的时候,它所进入的是一堆毫无生命的电子符号。如果我们仅仅以电子形式存储照片,而不考虑其他备份措施的话,那么一旦数据丢失或者损坏,我们就只能重新获取——这种获取方式既耗费精力又耗时耗力,绝非易事。我们或许可以将数码照片视为一种特殊的“二次方记录”,即通过两次录制(拍照+输入电脑)来完成信息的保存。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照片的三种传播方式所带来的不同影响。 按传播学观点来看,任何信息都可以通过各种媒介传送到它所能到达的任何地点,并且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场合引起接受者的反应,我们称之为“泛在传播”(Ubiquitous Communications)。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我们的肖像早已无所不在地充斥着这个时代的各种媒体,它们无时不刻在提醒着我们“我”的存在——这是一种无处不在、无可回避的存在。

与实体照片的泛在传播相对应,照片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在无形地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正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所说的,“如果我们对一个国家或它的人民的想象没有照片,那么它们就注定会贫弱和模糊不清”。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相片都是最有资格代表这个时代的电子遗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