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清代虎撑?

安宇隆安宇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明清两代流行着一种装酒的器皿,民间俗称虎撑。清代虎撑的式样为圆筒形铜制器物。

筒内下端中空,筒外两侧有半环形的金属片、圆块或环片,可用作提手或装饰用。筒上刻着“王”、“福”等字,刻工较粗。圆筒内装黄铜片,有的内壁加铅皮或锡片。使用时,先将酒倒入筒内,用布或纸将虎撑口塞严,然后压下筒内黄铜片,这样筒内就形成真空,酒不溢出来,但压出的酒呈细流,供人饮用。

从酒器的命名上可以看出,虎撑在造型、纹饰、用料等方面都是仿照虎头形而制的,其制作手法与“虎头食盘”有相似之处,都是将虎头或老虎的头部简化、变形得只剩下鼻子与嘴巴,以此作为食盘或酒器的造型。不过“虎撑”之名却与老虎毫不相干。

那么,“虎撑”为何叫“虎撑”呢?有一种说法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有述及“虎撑”。“虎撑”又名“鱼撑”或“斗虎”,是用竹子扎成,长一尺多,用铁丝圈缠,形似撑伞之柄,两端有环,环上结网;再在竹柄中间缚一个长五六寸的铁叉。此器的用法是先将鱼或鸟装入网中,再用叉子叉住网兜,然后插入炉灰中用火烤。

鱼或鸟一受到热,就挣扎,网中受不住重力自然上撑,竹柄随之上扬;等竹柄落下时,因有铁叉止不住网兜,所以又会往上反。如此反复,竹柄不断上撑下坠,很像老虎在挣扎,所以取名“虎撑”或“斗虎”,以示凶悍。

另一种说法是,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说,“虎撑”又被称为“斗虎”,是武将行军打仗时用来吃饭的器具。其实,从“虎撑”的构造和制造材料上看,完全可以当作行军时打仗用的饭勺,所以叫“斗虎”或别名“打虎”、“斩虎”,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从历史考证的角度出发,上述两种说法在史料上难以自圆其说,不足信。那么,“虎撑”之名到底源于什么呢?其实,“虎撑”是一种避讳说法。其源头是“虎子”,即溺器。

宋代司马光《温公诗话》中提到“虎子”这个名称的由来。原来,古人将“子”与“嗣”联系起来:“子”,既是男子,又是子女、后嗣。所以,一些皇帝把“子”看作是“嗣”,并以此取名,以示“传位”之意。

但是,由于古人迷信鬼神,认为人死有灵,所以一些皇上、太子、亲王、大臣的“讳”字都避讳改易用字。

皇帝的名字、太子、亲王、大臣的“讳”字,如“熙”、“哲”、“神”、“宗”、“宪”、“宪”、“章”等,往往被改写成“熙”,用“祺”字替代“祥”字。

如:“熙宁”改为“熙戎”,“天禧”改为“天祺”等。那么,“子嗣”被改为什么?“虎子”就是“虎子”的代用字。

“虎撑”就是“虎子”的避讳说法之一。这也就是说“虎子”是“子嗣”。“子”作为字面的意思,就是“小便器”的代名词、替代词。

既然“虎子”是“子嗣”的避讳字,那么“虎撑”与“虎子”也就属于避讳衍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