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清代早期有什么窑?
清初建窑除烧黑釉盏外,兼烧碗、碟、盒等日用粗瓷。碗、盘多施青黄釉,釉色青中带黄,黄中偏灰,施釉不到底,器物底部和圈足内露褐色胎,修胎不够规整,刀痕显露。
杯盒类器物,釉色青黄,青中泛绿,并有冰裂纹。施釉不到底,底心露胎,均呈黑褐色。器外壁施釉不均匀,厚薄不一,釉面有流釉痕迹。
黑釉盏有敞口和束口两种。敞口盏盏壁较薄,釉不及底留有黄褐色釉痕。釉面呈黑褐色,釉层较薄,有流釉、干釉现象,斑纹暗褐极少。束口盏呈斗笠形,盏壁较厚,束口浅,口沿处施釉不匀,外釉偏厚,内釉薄而色泽较深,盏外流釉严重。釉色呈黑褐,有少量兔毫纹,建窑黑釉盏的款识,有书“福”、“长吉”等文字的。
清初建窑窑址,在建阳水吉池头、馀园里、牛皮关,南雅茶辽和南平茶亭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