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绣作品是制绣吗?
制绣是近代以来,苏州刺绣工艺中的一个门类。它采用摄影、印刷、刺绣、装潢等工艺手段制作完成,是一种新型的艺术绣品。1958年前由私营绣庄生产。50年代中期私营绣庄公私合营以后,原在各私营绣庄的制作技师都进入苏州刺绣研究所,由该所和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等单位进一步进行发掘、保留和研究,并将原来仅供海外富商订购的少数制绣品种逐步改造提高,成为适应广泛社会需要和多种不同题材的艺术绣品。其中如金光明佛像、清明上河全景图、唐宫仕女等,已成为制绣新作品。
制绣采用的原材料有:进口色呢作底,在呢面上覆盖一层特制的丝绸,再在丝绸上用摄影加石版印刷(也有在呢面上直接印刷的)的方法印出各种人物、名画和古建筑等,最后由绣工进行设色刺绣而成。制绣工艺的特点是:刺绣的线条直挺、鲜明,色调层次分明,使作品既不失摄影、印刷的准确细腻,又保持刺绣的风格特点,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和装饰趣味。其中大型彩色的清明上河全景,长达32米、高230厘米,分别用金、黄、红呢作底,通过石版多色套印和设色刺绣制作。画面上的房屋、车轿、舟桥、货物、人物等,都清晰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