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黄釉梅瓶价值高吗?
黄釉梅瓶始于明代,是明代最盛行的一种黄釉瓷器。当时在皇帝的授意下,景德镇珠山御窑专门烧制黄釉瓷,故有“官黄”之称,并成为皇家独享的用瓷,并被尊为“娇黄”。
黄釉梅瓶的制作,采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工艺,即在优质的素面瓷胎上通体施透明釉,然后在釉上施以釉料,再入窑二次烧成。经过如此严格的烧制工艺,出来的黄釉梅瓶釉面光亮、胎质细腻、黄色娇嫩,如鸡油一般。
在清代,黄色仍被做为御用颜色,禁止地方官私用。因此,明清时期的黄釉器物历来是藏家追逐的热门品种,尤其是黄釉梅瓶。
黄釉梅瓶的存世量极少,价格也被炒的很高,一件品相良好的黄釉梅瓶其价值可以达到数百万。2011年9月,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举办的拍卖会上,一件明代弘治黄釉梅瓶被拍至3193万港币,创造了当时黄釉瓷瓶的世界拍卖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