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价值奇高的原因?
在收藏领域,元青花之所以一直被奉为“瓷器之王”,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存世量稀少。元青花烧制年代距今600余年,传世完整器全世界仅500余件,且多藏于各大博物馆,流散于民间的真品仅100件左右;
二、价值高,增值快。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鬼谷下山”青花罐拍出1568万英镑,合2.3亿人民币,创造了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世界纪录。2013年纽约佳士得以5844万美元(3.47亿人民币)将“feedback”青花大瓶拍出。两器相隔八年,增值近一倍,其速度令人咋舌。另外今年北京保利拍卖会上一件明代“青花矾红彩海水云龙纹大缸”仅底款有民国仿款,但竟然也拍出了5865万元的天价。由此可见当今社会人们对青花瓷器的追捧程度;
三、制作难度大,成本高。从选料、洗料、踩泥、拉胚、阴干、刻花、施釉、画青花到高温烧成,一件元青花的制作成功需要十几道工序及一个月左右时间才能完成。整个制作过程全凭纯手工操作完成,难度极大。加之元青花烧制温度需控制在1300度以上,成品率仅30-50%。而且,其制作所需钴料为古苏麻离青矿料,价值连城。如此看来,其价格高昂也是可想而知。
在如此现状的当下,收藏界出现了以元青花为代表的仿古瓷制作热,制假、贩假、售假及拍卖行涉嫌诈骗等大案要案频频见诸报端。而另一方面,有志于投资青花瓷器的藏友因害怕买到假货从而对青花瓷器敬而远之,更使得目前的青花市场鱼龙混杂,真伪难辨。
那么,有没有什么简单且直观的方法,帮助我们区分出高仿青花瓷与真品元青花呢?笔者从事青花瓷器制作、研究已逾三十年,经过不断探索、摸索、总结,独创出“古陶瓷制作还原鉴定法”,通过比较仿品与真品在器型、修胎、拉胚、钴料、画工、接釉、刻花、施釉、火候、时代风格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即可轻松得出鉴定结论。通过这种鉴定方法,仅今年以来,本人已成功鉴定出60余件所谓来自海外征集的元青花、高古瓷均为现代仿品。现将成功鉴定案例部分拍摄成照片,以飨同好。笔者坚信,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找出区别真伪青花瓷的有效方法,从而让我们在充满诱惑又危机四伏的收藏之路上能更加从容不迫、信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