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半两钱的收藏价值吗?
战国时期货币种类繁多,形状参差不齐,币制较为混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币同制”的政策。秦半两作为法定货币流通于全国。汉承秦制,沿用半两钱制。汉代半两钱是我国铸币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所以存世量较多,且品种丰富,历来是古钱币收藏的大门类。
西汉半两在西汉高帝五年至武帝元狩五年(前202年-公元前118年)间铸造流通。半两钱的钱面铸有汉隶字体。文字浑厚庄重,肉好皆有星点。从出土和传世的实物形态看,西汉半两演变规律十分清晰。
文帝至武帝初年所铸半两钱,重量逐步减轻,尺寸缩小,钱文由大到小,由清秀到模糊。五铢钱正式流通之后,半两钱仍可使用,王莽居摄二年即公元7年被废。王莽居摄末年及西汉末年王莽篡政的10余年间,在新朝、西汉交替的混乱之世,旧钱已逐渐废止。郡国盗铸,以“恶钱”坑害百姓的事情十分严重。半两钱退出流通领域,直到现在还有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