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一块钱有哪些价值?
由于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受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1949年时花1元钱能买到的东西,到2017年就买不到了。在上世纪50、60年代,1块钱大约是普通劳动者3天到5天的收入,它的购买力相当于2017年的500-600元。
一、各地1块钱在不同年份可购买的商品
1、河北:1971年一斤猪肉的价格是8毛5分钱;1976年一个30斤左右的猪后腿要11块6毛钱;1982年15斤左右的一只活鸡要11块8毛;1994年一只活鸭要11块3毛。
2、黑龙江:改革开放前1块8毛钱能买1只活鸡,能买9斤猪肉,能买三四十斤的土豆。
3、湖南:1984年2斤猪肉2.5元,每斤猪肉1.25元。2018年是25元,涨了20倍,按照猪肉的物价倍数增长推算,2角钱也就是物价上涨后的4元。
4、青海:上世纪60年代一袋50斤的土豆要两块,一盒肥皂要8毛钱。一斤羊排大约要7毛钱,2斤羊排约1块5毛钱。
5、上海:60年代猪肉每斤6毛钱,60年代末70年代初涨到7毛钱,一斤大饼5分,一斤生煎2角。
6、陕西:50年代初1块多钱可以买一只活鸡,5毛钱能买2斤猪肉,每斤猪肉只要2毛多钱,1959年在西安唐味楼吃的酒席,花了1块2毛。
7、四川:60年代猪肉每斤1块多钱,70年代初每斤猪肉7毛钱。2毛钱可以买4个菜包子(3两多面粉加上肉和菜),一斤猪肉可以买14个菜包子。
8、新疆:50年代初花10几块到20几块钱可以买一只羊。一只羊大概有200多斤,20斤羊大概1块多。
二、各地1块钱在不同年份可购买的服务
1、河北:上世纪60年代1块钱10斤挂面,20斤白菜,或者可以看100场电影。河北保定在2018年一场电影是35到40块,1块钱合现在的35-40毛。
2、黑龙江:改革开放前1块钱的购买力可以买20斤绿豆,15斤猪肉。上世纪50到70年代1元票价可以看一场电影。
3、河北:上世纪60年代1块钱平均可以看12场电影,按当地2018年的每场电影35-40块估算,1块钱大约合35-40块钱左右(按三者平均推算得40元左右)。
4、河北:50到70年代一毛钱可以打1个长途电话,1.5分钱可以买到2张邮票,0.5分的邮票可以寄一封信。1972年花3毛多钱给50公里外的唐山同学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