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有什么瓷器?
青花瓷器:
青花瓷一般指的是用钴(一种矿石类原料,主要产地在西亚的“苏麻离青”,国产的“浙料”、“平等青”、“石子青”等)在瓷坯上绘画,然后在上面罩上一层透明釉,经过1300度左右的高温烧成的一种釉下彩瓷。青花瓷一般分民用和官窑两种,前者一般随意性较好,纹饰相对自由奔放,后者则受到各种局限。清代康雍乾三代的青花可谓之达到了巅峰,与五彩,粉彩并称清代三大彩。
颜色釉瓷:
釉里红瓷器:
釉里红就是用铜在瓷坯上绘画,罩上一层透明釉,经过高温(1250度)烧成。由于铜红的发色对于温度要求很高,易变,不易控制,所以烧成率极低,如果在胎骨上用青花(钴)和釉里红(铜)两种颜料绘画纹饰,而成品率又极高,这种青花釉里红瓷可视为珍品中的珍品。釉里红创于元代,发展于明清,但由于种种限制,产量极低,传世品极少。明清两代主要生产窑口为景德镇官窑,民用生产极少。
粉彩瓷:
粉彩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空白瓷器上彩绘,再入窑经过650-900度二次烧成。粉彩是康熙晚期在五彩瓷的基础上,仿照铜胎画珐琅的技法、风格并引入“西洋法”(明清时对欧洲、中亚等地区的先进科学技术的统称)在瓷胎上作画而创烧的。粉彩应用广泛,装饰技法丰富,有单色,如绿地粉彩、黄地粉彩等,有双色或双色以上彩地粉彩,也有全粉彩器,即通体用粉彩装饰。粉彩瓷的成就是清代瓷器的另一辉煌。
五彩瓷:
五彩在宋时即有,至明代永宣时有鲜红釉加五彩,即著名的红釉金彩,明代嘉靖、万历时五彩进一步发展,至清康熙时达鼎盛。五彩的制作方法同粉彩相同,均为釉上彩,康熙五彩是其中最负盛名的,故亦称康熙五彩(或称硬彩、古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