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瓷器笔插有哪些?
笔插是用来插笔的容器,为笔洗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因有分隔,可分置不同类型笔具,比笔洗更为实用。通常为圆形或四方形,有盖,上有圆孔或方孔,可插笔数支。多作筒式,筒身上以浮雕或彩绘装饰图案,制作较为讲究。有的在器盖上雕刻或镂空花卉等图案。
笔插是盛放毛笔的用具。明清时期制作笔筒的材质很多,有瓷、玉、漆、象牙犀角、紫檀、黄花梨等等。瓷质笔插在明代永乐、宣德时期较为多见,器底书有青花年款,呈筒式,圈足。肩部堆塑蟠螭一对,螭纹凸出器表,用堆塑手法表现出的螭纹粗犷豪放,在器身一侧由上而下堆塑一道凹凸的直线,用以表现躯干。笔筒一般为筒式。有些为仿古式样,如鼓式,造型为上下小、中间大,形似腰鼓。笔插,笔船虽也为盛放毛笔之用,但造型与笔筒略有区别。笔船呈小舟形,一端有流,便于将笔插入其中。
笔插属于文具,用来插笔。笔插出现于宋代,明代时较为多见,造型各异。笔插有玉、铜、瓷、紫檀等材质。常见的笔插为直插式,有些笔插的笔插孔设计在笔筒的盖子上,开有圆孔或方孔,可插笔数支。瓷质笔插出现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清时期笔插有四方形、圆形、扁圆形、长方形等造型。四方形笔插、船形笔插和笔船等是明清时期文人较喜爱的笔插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