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华山碑帖书法?
1973年,郭沫若在《文物》第10期撰文指出“《华山庙铭》的发现,对研究汉末、三国文字和书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认为,此碑是华歆所立之祠宇“庙门之石碑也”;认为该碑“是现存汉魏三国的摩崖石刻中最早的一部,其重要性仅次于《汉济北王祠颂》而高于《熹平石经》以及《开山神君碑》”(见《考古》1962年第5期);并认为该碑“可称为‘汉隶真迹’,虽不无残缺,但仍不失为珍贵的文物”,故建议予以保护,并拓少许以广流传。同年秋,郭沫若应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的邀请,将所得拓片全部寄赠北京。 同年冬,西安博物馆将部分拓本赠送陕西省博物馆收藏。1984年夏,陕西博物馆又捐赠国家图书馆馆藏的该碑全部拓片约五百余张(高80cm左右、宽26.5 cm左右的朱墨精本)。目前所见该碑拓本多从中国国家图书馆、陕西省博物馆馆藏拓片中汇集出版。
《华山庙碑》全名为《卫将军汉中山靖侯营国恭王梁庙碑》或简称《卫将军梁庙碑》。碑文记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汉中山靖王刘胜曾派兵驻守华阴(今陕西华阴县)御敌之事及其后其子梁王刘定立庙祭祀之事。此碑共二十行,行二十八字至三十五字不等,横三十二点八厘米,纵四点四厘米。碑额题篆书“卫将军梁公碑”六字,阳面三列十二字,阴面三列十一字。碑文中“作”“使”等字残损,据碑阴题名推测,缺字当是“者”。从存文及碑阴题名看“刻于建宁四年癸丑(170年)九月戊寅朔廿日己酉”,即公元170年9月29日而立。 此碑立于华山南麓黄甫峪口的石门道边,现立于陕西省碑林博物馆内。因碑首损坏,故拓本亦分全首和不首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