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为什么上机器检测?
禹棹最佳答案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鉴定玉石的仪器,这些仪器有的收费,有的不收费(比如云南博物馆)。 这些仪器有的测出来的结果不一样,怎么回事呢? 我就遇到过,在瑞丽,我买了两块石头让医生给看看是什么种水,一块是糯冰种,一块是豆种,结果用仪器一测,都是冰种!!! 还有一次是和一个朋友去看玉,他是专业玩玉的,他拿起一块牌子让我看,我说这是个糯种吧,他说不是,这是冰种啊!我用仪器一测,果然是冰种。
很多不明真相的人,看到仪器显示是冰种或高档货,立马信以为真,以为是捡到宝了,其实这可能只是糯种或者更差的货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很多商家会拿水头好的料子测,这样无论是不是假的,总能蒙对几份。
当然对于行内来说,判断种水是凭经验的,只要多看多接触,是可以做到不用仪器检测而只凭借肉眼观察来判定其大概的种水级别的。 但是这样做有两个问题,一是会有错误,二是太费时间。 而用仪器则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出来,省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市面上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使用仪器,而一些不知名的网站甚至会将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店员拿来给你视频教学如何鉴别真假!!!实在让人汗颜。
鉴定证书就是认定你手里这些东西是真的,是假的。就给你出具一个鉴定证明,这个证明叫鉴定证书。那么出据这个鉴定证书的机构一定得是一个具备鉴定资格的机构,就是你这个鉴定站、检测站一定得是经过国家认可,经过国家授权的,那么这样的一个鉴定机构鉴定出来的证书,才是一个合法有效的鉴定证书。那么,证书的格式、内容,包括盖的公章这些都是非常规范的,都是经过国家质监总局规定的。
翡翠价格的高低首先取决于翡翠原料的质量。而翡翠质量的好坏需要靠鉴定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其他一些辅助鉴定仪器综合分析后才能得出。主要通过高倍显微镜、分光镜等设备,看翡翠的主要品质要素的指标。比如颜色的分布均匀度,色根的表现,裂隙的多少和分布情况,底子和水头等等。只有在确定了其品质优劣的前提下,再配合当前市场行情,翡翠的大概价位便可基本确定。
市场上常见的假翡翠主要有以下几类:
带翠(或称B货):就是将低档劣质的翡翠用强酸浸泡,脱掉有机质,充入树脂。这类品基本全部失掉了天然翡翠的特性。因为经强酸浸泡后,原生裂隙及酸蚀纹极发育,其内部结构已遭致严重破坏。这类品肉眼鉴价不难,通过高倍显微镜鉴定更是一目了然。
染色玉(或称C货):就是将低档劣质的翡翠经强酸浸泡、注水、真空注色处理。这类品主要用来冒充翡翠。虽然它的内部结构未遭致破坏,但其内部已被强酸溶蚀得很脏很花。且颜色的分布特点又明显有别于天然翡翠。这类品同样利用高倍显微镜鉴定比较容易鉴别。
有机玻璃:这是最为常见的仿翡翠品。一般用来冒充低档的菜玉,主要流行于一些小工艺市场。它虽然也有玻璃光泽且颜色也很绿,但它的透明度很好,肉眼鉴定不难。
石英岩玉:这类品近年市场时有出现,专门用来冒充紫罗兰翡翠。肉眼鉴定时只要注意其晶莹的玻璃光泽和内部的颗粒状结构,也不难鉴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