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哪个朝代有金币?
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以币值计值”的货币体系,也就是说,一枚钱的币值等于它本身的重量的黄金或者白银的含量。这一直延续到明朝中后期。因此从秦朝开始就有金币了。 不过这些金币并不流通,而是作为赏赐王公大臣和对外支付馈赠之用。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铸造和使用金币——金铤(音tǐng)。这金铤的外形像是长方形的金条,上面有铭文记重。一枚金铤相当于半两(我国历史上最早定型的银币--圆形方孔钱)重。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引进了印度产的铜铁合金铸成的硬币,即“印度式币”;同时也有中亚国家传入的银币。汉文帝时,又引入了欧洲货币制度,开始铸行“五铢钱”(又称“西汉五铢”、“元丰通宝”)。这是我国最早的银锭形制之一。
隋唐时期,由于海外贸易繁荣,日本、朝鲜等地出土过不少唐代银锭,形状像今日之元宝。宋代出现了一种新形制的银子——“折二钱”,形如小盆,中间有梁。这时银子的材质已经很纯了,含银量高达93%—96%(现代银的纯度为99.9%)。
宋朝末年出现了“银元”——“洋钱”或“洋蜡”,这是外来的影响,因为那时欧洲的银币也叫“洋钱”。元明时期,银锭和银元都有了发展,形制各异且数量很多。但是这里需要提到的一点是在明朝中晚期,由于政府大量印发纸币,导致银价上涨,民间多用纸币交易而不认铜钱(因纸币背面印有图案,被称为“花纸”,百姓认为是假钞而不用),使得白银由民间收藏并用于交易转化为官府控制并直接作为法定货币使用。所以从这个时候起,白银就逐渐从民间收藏和海外贸易中分离出来,官方垄断了它的发行权和使用范围。到了清朝初期,规定银子必须按官价向国库缴纳,不得私自买卖。民间用的白银都是以前贮备的和来自国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