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铭有没有收藏价值?

乐嘉毅乐嘉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墓志铭,俗称“墓碑文”、“墓铭”、“墓志”等 ,是指记载死者生平事迹及安葬时间地点的文字材料,一般由死者亲属好友所撰。 目前所见最早的墓志铭来自汉代,但流传下来的不多。东汉王朗的《墓记》是现存最古的墓志之一,原载于西晋陆机《陆逊碑》,宋代洪迈辑入《容斋随笔·五笔》。全文仅一百多字: “故豫州刺史王公墓志铭并序 君讳朗,字伯达,豫州颍川人也……” 简洁明了,直陈其事。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墨客参与撰写墓志之风盛行,内容风格多样,有记述一生的,也有追怀痛惜的;有简洁如上述者,也有铺排华丽的辞藻的;有文采斐然的名家之作,亦有平平无奇的日常语汇……正如这一时期的文学面貌一样,丰富多彩且不拘一格。以王勃的这篇《滕王阁饯别序》为例,文中有对景抒情的诗句(“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又有骈文华丽的辞藻和行文风格——这显然是受南朝文风影响所致。

隋唐一代,社会风气承袭魏齐之风流,士人参与书写墓志之风依旧盛行,但此时大家名篇甚少,多寻常之作。宋元以来,文字狱盛行,大家名篇又难以见到,故此,这些平庸之辈所作的墓志便成了市面上主要的流通品。清末民初还出现过专门收购墓志的市场,如北京隆福寺就曾有个叫“刘麻子”的人,专门收罗各种碑帖,其中就有墓志,据说他经营的碑帖铺在当时很闻名。

现在社会上流行收藏名人字画,其实唐宋时的文人墨客早已开始书写墓志了。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故事二》记载,唐代文人群体就已经形成了在死后留下墨宝的习惯:“唐自中叶以后,文人死后,其家多焚残其稿,故传者绝少。惟碑版之文存者居多,至宋朝已有残缺。今所见唐文多出于墓碣、墓志矣。”

由此可知,墓志铭不仅具有历史文献价值,且具备一定的文物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 不过,要区分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墓志,还是要多看多学多思考。毕竟,年代久远,流散于市面的墓志质量层次不齐,有真迹也有伪作,有的甚至连正文内容都会错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