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越窑青瓷粉和价值如何?
宋朝人饮茶方式与唐朝完全不一样,唐人喜欢饼茶,宋人则爱喝末茶,宋“斗茶”兴盛,对建窑系黑釉盏钟爱有加。因此,宋代绝大多数青瓷质量大幅下降,产量也少。当然,还是有不入世俗的一些文人和僧侣还在执着地喝着茶色如雪的汤茶,这便成就了南宋的越窑青瓷粉盒。
宋代的越窑,在北宋被金人所毁之后,逃到杭州的越窑工匠们在浙江内陆,在杭州以北的现在的余杭地区和以南的丽水龙泉地区重建了窑场,龙泉窑我们都知道了,它的鼎盛期就是南宋和元朝,它接替了建窑系而成为北方蒙古人最喜爱的窑场。杭州北面的窑场,我们不是很了解,它在南宋时期生产黑釉瓷和刻划花青瓷,因为它们就在杭州城郊,因此被现代人称之为“杭州郊坛下窑”。
“郊坛下窑”的青瓷粉盒,一般施釉不到底,外壁刻划花图案,盖顶中心常常堆塑宝塔,线条流畅自然,比例周正。龙泉南宋早期的粉盒,外壁也刻划莲花,也有堆塑宝塔的,但普遍线条呆板、生涩,比例也不协调,一般找不到南宋晚期那么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