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作品要尊重什么?
一、要尊重作品的创作规律。
因为石雕艺术有它自己的艺术规律,有自己的艺术属性,有自己的艺术语言。艺术的规律就是用艺术的语言去表达你所要表达的思想。这种语言就包括材质美、造型美、工艺美等诸要素。其中雕刻技法只能算作工艺美,是雕刻艺术的语言之一,它服务于整个艺术创作,服务于整个艺术的思想表达。技法不能代替艺术思想,也不能代替艺术语言。离开了材料的属性、造型的需要、设计思想等因素去谈论技法,只在技法上下功夫,就是越出了艺术的范围,是本末倒置,主次不分。
二、要尊重地域文化属性。
石雕艺术是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它离不开地域文化属性。地域文化属性在石雕艺术中主要表现在造型风格上和精神属性上。在石雕造型上,各地就分为写意和写实两种不同的风格;在石雕的精神属性上就分出了南北石窟的世俗化和非世俗化的差异。
在石雕艺术创作中,继承地域传统文化并不断发掘地域传统文化是石雕艺术创作的主要课题,脱离了地域文化属性,也就脱离了与当地大众的审美情感。各地石雕艺术文化属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它是经过多年的演变、融合而遗留至今的地域文化基因。一个地方石雕的艺术传统应不断地继承与发扬,而不是去搞所谓的创新,去搞地域文化的消解。
三、要尊重作者的艺术个性。
每个人从事创作,都离不开创作个性。个性是什么?就是作者对生活观察的独特视角,情感的独特体验方式,语言的独特发现和表述,以及独特的生活态度。比如:米开朗其罗的刚毅、雄浑,罗丹的浪漫、现实,吴为山的写意、灵动,傅中望的现代、抽象。每个人的艺术风格不一样,是因为他们的艺术个性不一样。所以,作者不能在艺术个性上下大功夫。作者在艺术个性上下功夫,就很容易在情感上找到兴奋点,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