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的朝珠价值多少?
据清宫《活计档》《穿戴档》等记载和实物验证,清宫朝珠有109式之多,乾隆尤其重视朝服和朝珠,在位60多年他先后制作了30多挂朝珠。清宫朝珠用料广泛,有金、银、宝石、珍珠、翡翠、象牙、犀角、玳瑁等贵重材料,也有绸缎、珊瑚、蜜蜡、牛角、料器等普通材料,贵重材料制朝珠主要用于大典或寿典,普通材料则用于平时朝会。
如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二月,仅19天中清宫造办处就先后制作了16挂朝珠。其中,金镶东珠朝珠悬挂于正月上辛日(1774年为2月11日)圜丘祭典时乾隆所穿吉服——绘五彩金龙“十二章”礼袍上,此挂朝珠是乾隆所用朝珠中最为贵重的一挂;乾隆寿典时用的朝珠有:寿山石朝珠、东珠朝珠(3挂)、金镶珍珠朝珠、碧玺朝珠(3挂),其中,东珠是特指产自黑龙江乌喇(宁古塔)地方的珍珠,是贡品中的珍品,因而金镶东珠朝珠是寿典时使用的最贵重的一挂。
日常朝会用朝珠有:金镶珊瑚朝珠、琥珀朝珠、翡翠朝珠、珊瑚朝珠、蜜蜡朝珠、青金石朝珠等。清宫朝珠除用于皇帝本人外,还有用于赏赐王公大臣、皇子等的,如用料相对较低档的孔雀珊瑚朝珠(3挂)、珊瑚朝珠(45挂)、蜜蜡朝珠(33挂)、琥珀朝珠(25挂)、玳瑁朝珠(22挂)等。
一般情况下,一件造办处制作的朝珠的造价在500—2000两银子之间,最贵重的金镶东珠朝珠造价为3500两白银,相当于清中期一个七品知县1年俸禄的100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