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出土如何清理?
瓷器具有经久耐用,密封度好,化学性质稳定和不渗漏等优良性能,因而自唐代以来就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商品。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的水下考古工作者获得了大量的出水瓷器,海上丝绸之路陈列,海上丝绸之路陈列展厅中,就以时间为主线依次展出的唐代长沙窑瓷器,宋代龙泉窑和德化窑瓷器,元明清时期的漳州窑瓷器和南洋航线上的青花瓷器。
多数出水瓷片由于在水下被泥沙长期挤压,表面有一层比较坚硬的泥质包浆,非常不利于清洗,而且清洗过程中也容易对瓷片釉面造成一定程度的划伤,降低文物的观赏性。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了一套简单有效的清洗方法,即用浓度为1%的稀盐酸溶液浸泡后,再用水果刀轻轻刮除,这样清洗后的瓷片釉面光亮。对于瓷胎的清洗,可以用加有洁厕净的水浸泡一小时后,轻轻擦拭,也可以获得很好的清洗效果。
采用果酸(水杨酸和柠檬酸)浸泡方式清洗瓷器包浆效果比较好,但此方法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因为水杨酸有较强的腐蚀性,柠檬酸与附着在器物上的锈蚀物在水溶液中反应速度较慢,且在反应的同时二者还会互相抑制,需要增加其它物质作为配合剂,这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仔细观察反应的化学现象,根据具体情况增减配合剂。同时,以上所介绍的清洗方式均只适用于瓷器,对于有金属成分的器物(如铜绿、鎏金)不能使用酸类清洗,避免对于金属造成破坏。
采用酶和表面活性剂等清洗材料清洗出水瓷器是最近几年出现并逐渐完善的新方法,此方法清洗后的器物清洗度高,且经过清洗的器物表面依然保留有瓷器特有的年代包浆光泽,此方法的清洗剂比较昂贵,在清洗过程中也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并加以一定的设备,但清洗效果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