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熙画四条龙是什么官?
清代六部中的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察、升降、调动等。清朝入关以后沿袭了明代的官制,只不过有的权力缩小了,而有的权力却扩大了。
明代时,吏部不能干涉皇帝亲信的职位任免和调动,还有军功人员的任免,都要经过兵部,由宦官把持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也有权提名这些人的任免和升迁,因此,吏部在选贤任能方面是很有限的。
清代的吏部权力比较集中,除了贵族和外戚外,所有汉、满等人的任免、升降、调动都归吏部掌管。为了笼络汉人,尤其是笼络明朝时遗留下来的大批旧官吏,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清政府扩大了吏部的权力。
如明朝时选任的五品以下的武职的人员,由兵部任免和升调,清政府为了笼络这些军政人员,全部转给吏部管理。因此,吏部的掌管的官员特别多。所以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吏属管四条龙”,四条龙,就是指龙的官职多的意思。
为了扩大吏部的职权,从乾隆中期到嘉庆初年,陆续将原属于兵部的额外各营兵丁,以及原属于礼部的宗人府的笔贴式(文职低级人员)和原属于都察院的笔帖式和骁骑校等职,都归并到吏部加以管理。
所以清朝的吏部是一个官吏管理非常庞大的机构。清朝的吏部设尚书二人,满、汉各一人,正二品;侍郎二人,满、汉各一人,从二品。吏部的别称有“选部”、“天官”、“天曹”、“南曹”、“南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