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体有什么不同?
一、汉字的字体 1.篆书和隶书是古代汉字主要字体,其中小篆(秦统一六国后)与隶书是从繁到简的一个飞跃; 2.草书与行书是实用字体,草书分章草和今草两大类,其目的是书写快捷而省字,所以草书中出现很多“简省”的字法,故学习草书必须掌握其“草法”,否则就会写得杂乱无章看不懂了!而楷书也称真书或正书,因在东汉时由隶书演变成而得名,到了魏晋时期形成最规范最标准的字体,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楷书”,后世习字多从楷书入手也是这个道理的。
3.楷书的成熟标志着汉字的定型化。
4.唐代以后出现了大量的楷书大家及行草书家,这主要是受当时的艺术思潮影响所致——唐初尊崇王羲之,把王字作为书法艺术的最高标准来推崇,使得历代书法家纷纷投入对王字的临摹学习之中去.但同时也催生出一大批对王字有创新发展的名家(如颜真卿)……
二、书法的审美观 在中国书法史上曾先后出现过两次关于书法的审美观念的大讨论,一次发生在东晋时期,另一次则发生在南宋时期。前者以“尚韵”为审美准则,后者则以“尚意”“尚态“”尚法”为审美宗旨。 “尚韵”——东晋时期的文人雅士们认为书法的美在于神韵意境的表达,重在气韵。代表人物有东晋的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等人。。。 “尚意”——北宋苏轼提出此说并主张以“意”为先,即书家的精神品格比技法更重要。他的学生黄庭坚又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理论主张一一强调书法的艺术创造作用,反对墨守前人成规。
“尚态”——元代赵孟�将“尚意”推向新的高峰之后,“尚态”的理论随之兴起,赵孟頫的同窗好友赵松雪提出了“书画同法”的学说。他认为书法和绘画都是表现情感的方式,二者殊途而同归都应以形写神。他特别赞赏汉代书家张芝的“笔迹者界也,界文者界也,界之于色,然后画乃可著”的说法。他说:“世之评书者多谓用笔之法当如锥画沙,如印印泥,要之不过欲使笔笔有法,然不知其所以妙处全在运笔之际行乎不测,若拘于一法,虽穷极笔法,终非上品。惟其无意于工而遗式,乃得自然之趣耳。”可见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展了书法“尚意”的理论,同时强调了书法的造型因素的重要性。
三、现代学书方法的选择建议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想系统学习传统书法已经不太可能了,一是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制以及没有好的老师进行指导,自学起来相当困难。二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师徒式的传承方式,一个优秀书法家的诞生必定有一个名师的指点和培养过程,而我们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了。三是现在的书法教学大多采用的是“碑派”或“帖派”的单方向模式,缺乏“碑帖结合’的综合学习方法。
鉴于以上几种原因我建议选择现代一些实用的学习方式来提高自己。比如参加各种网络课堂的学习,多看些专业书籍增加自己的理论知识储备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