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二仙铜币价值多少?
在1906年到1913年间,云南省局共铸造了三期“二仙”铜币,其中第一期和第二期较为常见,第三期则比较稀少。 据专家考证,“二仙”铜币的铸造材料是当时从意大利进口的波形板甲。这种进口波形板甲原本打算用于制作海军兵服,但运到中国之后被裁切成样币备用。
后来由于广东、湖北、湖南等省所铸铜元遭受到民众的普遍抵制,为了顺利发行,就采用了这种进口波形板甲作为原料。不过,在云南所铸造的“二仙”铜币上却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在硬币的边缘上刻有英文“INVERT DALES HING”字样,翻译成中文就是“倒置达尔斯·亨格”(倒置的DALES HING)。
关于“倒置达尔斯·亨格”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是在光绪皇帝御准铸币后,有一个英国人在昆明街头用一枚金币兑换了两枚“二仙”铜币,当他拿出一枚硬币时,却发现中国的这一面朝上了。英国人顿时勃然大怒,他指着铸币厂的负责人斥责道:“你们怎么可以把硬币的正面朝上!”负责人员赶忙解释道:“不是我们故意的,是我们没有办法。因为我们的模具就是这么设计的。”英国人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说道:“难道你们没有听说过‘倒置达尔斯·亨格’的故事吗?现在你们可以把它倒过来使用了。” 于是,云南的“二仙”便有了一个绰号——“倒置达尔斯·亨格”。那么,这个传闻是不是真的呢?答案是否定的。
据史学家研究,英国与中国在18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贸易往来,到道光帝即位时已达到了每年一千多万英镑的水平。如此庞大的贸易额自然会产生一定的货币流通量。英国银币进入中国并非始于光绪年间的铸币厂。而且,在17世纪的明代嘉靖年间,广东已经开始熔化英属印度的锡锭以制作铅钱。至万历年间,明廷甚至允许外国商人直接参与对银钱的铸造。英国金币兑换铜币的可能性并不太大。
至于说“倒置达尔斯·亨格”的传说,很可能是清末民初外国人侮辱中国人智力水平的又一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