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最早的邮票是1878年发行的,叫做“大龙邮票”; 清朝晚期的时候,清廷委派英国人李希德和德国人艾森发等人在北京创设“京师邮政总局”办理邮政业务,同时委托英国人在香港设立了一个分公司,名为“香港邮政总局”,负责经营海外的邮政业务,并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套海外邮政专用票(即“港版的‘大龙’票”)。
日本货币虽然面值很大,但很少有大面额的钞票,所以流通中的纸币没多少。旧硬币(相当于我国的旧版人民币)有一定收集和保值的价值;而新硬币由于面值较小,又频繁发行,基本没有升值空间了,只值其面值而已。
2015年11月,我同事在自动取款机取钱的时候,取款机显示“故障”。 他以为是机器坏了,就去另一台机器上查询余额(那个时候还不会网上银行),结果发现卡里剩下30元。于是,他将剩下的30元全部取出,打印了存款小票。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他突然接到银行电话,说他的银行卡在境外消费197.8元,让他尽快报案。
萧何是秦末汉初的人物,没有留下什么书法作品,当然也没法确定他的书体风格了。 不过既然题主提到了“隶书”我就多说两句吧——在汉代之前,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隶书”;而当时普遍使用的是篆书和草书两种书体。
我并不是专门收集纸币的,但是我却有“意外收获” 前几年搬家的时候,从老房子里翻出来一些旧纸币,有八、九十年代的,也有五、六十年代的,具体有多少张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摞起来有一尺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