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泥又称漂泥,主要是指沉积于海底,经天然地质作用漂洗、富集而成的优质高岭土,矿物原料,是被世界陶瓷界誉为制作顶级瓷器的“泥黄金”。

大球泥又称漂泥,主要是指沉积于海底,经天然地质作用漂洗、富集而成的优质高岭土,矿物原料,是被世界陶瓷界誉为制作顶级瓷器的“泥黄金”。
瓷器有开片产生于陶瓷工艺的制作过程中,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坯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釉的膨胀系数小,在陶瓷冷却的过程中,釉的收缩小于胎,釉受到拉伸而开裂。二是施釉过厚,在烧制时由于釉层的应力而开裂。
从2002年开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霍铁辉多次前往中南海、怀仁堂、京西宾馆、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地为国宴设计,烧制用瓷。
宜兴有紫砂陶器,紫砂器是一种高温烧成的陶器。因颜色多紫红而称紫砂器。具有金属感和敦厚庄重的古朴美。它始于北宋,盛行于明清及当今。是用富有黏性的特殊陶土做原料,经打浆、成型和上釉烧制而成。用它泡茶,具有保持茶香,清心提神,陶冶性情,还有去腻减肥的美容及药理作用。
书法瓷之所以能够永不褪色,主要得益于“书法瓷”独门的制作工艺。陶瓷书法瓷就是将书法真迹通过现代化技术运用到先进的制瓷工序上,在1300度以上的高温下一次性烧制,使书法艺术与陶瓷融为一体。
据考古人员介绍,这艘沉船的瓷器均为福建闽清义窑烧制的外销瓷,多为大盘、碗类,有少量军持,青白瓷及青花瓷,青花瓷多以折枝花、团花为主。
树叶款官瓷是清康熙朝时专为皇帝御用烧制的瓷器,存世十分稀少,极为珍贵,价值连城。“树叶款”也是古瓷款识中一种极为特殊的款式。清康熙御制瓷器除了有“康熙御制”四字款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款识--树叶款。因款识字体很像一片芭蕉叶子,故而瓷器收藏界称之为“康熙蕉叶款”。
其实很简单,用流动的自来水,对着冲,冲个3分钟-10分钟就干净了!古玩行有一个说法叫“水土浸淫”,其实就是说高古物件(明清物件存世时间太短没有这个现象)表面长期和水接触以后和水土中的矿物质发生了反应,矿物质侵入瓷釉,渗透到了瓷釉层里,和瓷釉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
柴窑、煤窑、气窑,都是以可燃物作为烧制陶瓷的发热源,而陶瓷坯体和釉在加热过程都会分解变化,而可燃物的生成物,例如灰垢,烟尘,颗粒也是必然产物。气窑烧制相对来说,比较清洁,因为温度高,时间短,坯体接触不到有害物质,出来的釉色,相对其他窑,比较干净,纯度高。
三多,即多福、多寿、多禄,是陶瓷工艺品以及金石书画传统图案,寓意福分够多、寿年够多、财运够多。三多一般选佛手、桃子、石榴组成图案,因佛手像“福”,桃多子象征“寿”,石榴多籽象征“多子多孙”,有“福寿双全”、“子孙绵延”之意。而佛手与“福”同音,桃、榴取其多子,也称“三多”。
并不是所有的古代瓷器都有款,特别是民窑,带款识的器物为数极少。一般说来,款识多见于官窑器。宋代官窑有少数器物落款,书“政和”、“宣和”款的尤为珍贵。宋代民窑器中,江西吉州窑器物多有落款,有行书、草书或篆体款,字体飘逸洒脱。元代官窑青花器物多落“枢府”款。
一般来说,瓷器苹果尊的存世量较多,明清两代各个窑厂都有烧制,而且造型和纹饰多有相似之处,所以没有鲜明的个性和突出的历史文化特征,多数的苹果尊属于“大路货”,所以价值不会太高,多在几千元到上万元之间。
300件即清乾隆斗彩加粉彩开光苍龙教子图大尊,为成对烧制,造型巨大,气势恢宏,寓意吉祥,为乾隆时期的巅峰之作,烧制于1744年。曾由美国著名收藏家Dorothy Jones收藏。大瓶高63.5厘米,口沿9.2厘米,足径20.3厘米,腹围135.879厘米,重15136克。
鹧鸪斑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釉色?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比如油滴、金丝铁线等,而鹧鸪斑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釉面带有类似鹧鸪羽毛的斑点。鹧鸪是一种鸟类,斑点褐黄色,有白斑,因此有鹧鸪斑一词。
矾红釉也称“人工釉里红”,是釉下红彩的品种之一。明宣德时期烧制出的矾红彩鲜艳稳定,其制作方法是用氧化铁为著色剂,施于胎釉上,经低温焙烧而成。由于彩料中混有粉末杂质,在焙烧过程中凝聚于釉面下,看起来很像红彩上有黑点,这是矾红装饰的特点。
冲线是瓷胚在成型时出现的裂缝,如果继续加工烧制成的话,在成品瓷上可能还会见到这种现象.冲线一般是由于瓷土在揉和时不均匀,或在拉胚成型时拉坯机转动不稳,或在修坯时不均匀等原因造成的。
瓷器和陶器的区别在于原材料和烧制工艺。陶器属于上釉前的制品,因为陶器的制作材料是粘土,粘土的原料成份中含有可塑性的铁铝混合物,烧制过程中粘土中的铁会氧化,使成品表面产生一种很不规则的红色、紫色、咖啡色等色的光泽,并且陶器制作的原材料,粘土中含铁量较高,同时粘土本身的分子排列结构较松,
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经过国家相关部门严格检测,拿到产品生产许可证的黑瓷都是没有毒的。黑瓷属于普通的陶瓷产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生产日用陶瓷必须要通过卫生检测。而一般的黑瓷都是经过高温烧制,坯体及釉层组织比较紧密,不易被重金属污染。因此,正规厂家生产的黑瓷可以放心使用,没有毒。
中国瓷器发祥于距今1400多年的南北朝时期,成型原料以高岭土、紫木节、莫式氧贝石为主,烧成温度在1200℃以上,胎釉烧结后基本不渗水。广义的“瓷器”一词的定义是指所有由中国陶瓷工坊制造的陶瓷器。在欧洲制瓷技术发明以后,也包括以欧洲标准制造的陶瓷器。
1、《瓷器收藏全书》本套丛书历时4 年编写完成,汇集了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全国20 多家单位的馆藏及私人收藏的1500 多件各窑口、各种釉彩的珍贵瓷器,并聘请了数十位国内著名的古陶瓷研究鉴定专家执笔撰稿,是目前最全、最专业的古陶瓷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