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青花喜字罐有什么特点?
民国的瓷器,与乾隆嘉庆道光时期的瓷器相比,无论是造型还是绘画,都显得粗犷、稚拙,这似乎与当时整个社会的审美风有关; 但与晚清民初的瓷器相比,又显得规整秀气很多。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二: 一是受外货冲击,民窑厂多倒闭,能留下来继续做的,都是有钱有实力的客户(比如袁世凯等),他们要求严格,质量好,自然烧出的东西比较精美;二是当时有很多外地人在景德镇开设瓷窑,吸收了很多地方的工艺和风格,使景德镇的瓷器更加多样化,也更能迎合市场的需求,于是出现了许多新器型,并大量烧制,这些新器的样式比起清中期的瓷器来说,的确要显得“笨重”一些。 但是,这种“笨重”其实正是它的特色之一——符合大众的需求!
要知道,在民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是远远比不上现在这样的。在那时的人们心中,自然是优先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后再来考虑审美上的事情。
这就好比我们现在的“千元机”与“旗舰机”的区别一样,千元机的功能齐全但不够精致,而旗舰机则精致奢华但却有些“过剩”,不符合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
当时的百姓生活不稳定,收入低,所以在选择瓷器的时候也是以实用为主,并不追求太过精致的审美。而民窑之所以能生存下来,正是因为它能够满足大众这种“实用主义”的需要。所以,这一时期的瓷器虽然看起来“粗犷”“稚拙”,却恰恰正符合了当时的社会需求,因此深受市场欢迎。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对物质的生活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更精致典雅的瓷器开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